编者按: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全国科技工作日到来之际,由省委宣传部、省科协、省科技厅组织开展“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中,64位科技工作者被评为2020年“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他们以实际行动有力弘扬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展现了我省科技工作者的良好精神面貌。5月27日出版的《山西日报》对其中5位进行了报道,我们转发以向他们致敬!
常明昌 把论文写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
4月3日,吕梁市中阳县车鸣峪乡,山西农业大学常明昌教授看着宽敞的现代化厂房内,一袋袋码放整齐的菌棒,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今年,做好黑木耳标准化生产工艺推广和农民技能培训,将中阳县打造成全省最大的黑木耳现代化生产基地,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从2018年起步,不到3年时间,中阳县黑木耳栽培规模已达到1600万棒,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5000人左右。
2014年,常明昌带领团队在临县开始食用菌科技扶贫。县里的香菇产业从零起步,目前已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从最初服务一户、两户菇农,进行一家一户庭院式栽培,到引进社会资本,推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模式。从开始研究食用菌算起,35年来,他跑了山西省83个县,在40多个县开展社会服务和科技扶贫,帮助31家企业建立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推广优良品种300多个,打造了山西最大的香菇、木耳、白灵菇、绣球菌、杏鲍菇、灵芝、猴头菇等基地,经济效益达36亿元,数十万农户因此受益。与此同时,常明昌带领团队先后举办食用菌培训400多期,培训农民4万多人次,还开设了免费咨询电话、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作为学科带头人,常明昌在全国率先开创食用菌专业人才本科教育,2020年3月,他率领团队申报的“食用菌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首个食用菌本科专业,开创了中国食用菌科学大学教育的先河。他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科技成果为支撑、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一如既往,率领食用菌团队,为我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再立新功。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