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山西省碳中和与应对气候变化高级研修班在太原开班, 特邀九位生态、环保、林业、气象等领域的专家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授课。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王继龙,省人社厅技术管理处副处长、三级调研员白瑾利出席开班式并讲话。省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任闫保全、中心办公室主任张立参加开班式,中心副主任杨昭主持高研班研修活动。
▲ 活动现场
本次研修班以“碳中和与应对气候变化”为主题,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省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承办,旨在落实我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深入推进全省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训内容立足山西煤炭大省实际,聚焦碳中和、节能降碳、绿色发展、生态文明、气候变化,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和绿色驱动战略,探索一条适合山西率先实现“双碳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新路径。
▲ 王继龙出席并讲话
王继龙在讲话中指出,举办本次高级研修班,对于提升我省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能力素质,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精通碳中和、生态环境治理和自然生态气候保护技能的高级人才,对实现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具有积极的意义。山西作为煤炭能源大省,肩负着率先实现 “双碳”目标的重任,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诸多挑战,就要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从绿色发展中寻找气候治理的新路径,为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做出科协贡献,以实际行动和一流业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白瑾利出席并讲话
白瑾利在讲话中说,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项目是省人社部门精心打造的具有公益性、示范性、引导性的品牌项目。推进“双碳”工作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主动担当大国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他希望此次高级研修活动,能够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培养高层次急需技术人才,探索碳中和与气候治理的新路径,为率先实现“双碳”目标和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研修班特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研究员王兵、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院长张全喜、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教授武志涛、山西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教授耿红、山西省林学会副理事长梁守伦、山西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教授李瑞金、山西省气象局副局长胡博、山西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教授杨振华、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郭东罡等九位专家,分别以“”森林碳汇全口径,生态感知中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最新政策解读”“极端气候事件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影响”“提升陆地碳汇,促进碳中和目标实现”“加强森林经营提升林业碳汇能力”“碳足迹和碳排放权交易的研究及应用”“应对气候变化,利用气候资源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研究及应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双碳实现路径”为题,为全省生态环保、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和碳排放管理相关行业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授课。九位专家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经典案例与翔实的数据进行了深入的讲解,使参加培训的学员受益匪浅。
本次研修班为期一周,共有来自我省生态环保、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和碳排放管理等相关部门7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加研修交流活动。